欢迎访问社区旅游网!

新闻动态
张凤有:“旅游+”时代如何做好加法
发布时间:2015-11-20 15:34:26


要实现“旅游+”,除需求拉动外,还要有利益推动。“旅游+”不是简单叠加、复合交叉,而是以利益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实现跨界组合、产业联合,达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效果。要在价值链基础上,形成配合有序的产业链条,支持游客顺畅完成各项旅游活动,才能在消费中实现各方利益。


 一、做好旅游加法势在必行


 1.做好旅游加法是规律所定。生产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与消费平衡发展,就能维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新常态下,要推动生产、消费走向均衡,重点是提高居民收入,同时刺激居民消费。大众旅游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结果,工业化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和可支配收入,但也加快了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使人们在工作之余渴望获得更多放松和娱乐,城镇化使人们厌倦惯常环境,形成对空间的消费需求。这促使我国居民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膨胀式增长,旅游成为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在刺激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做好旅游加法,旨在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扩大旅游消费领域,既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增加人民福祉,又能推动生产消费平衡发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做好旅游加法是产业所需。我国旅游发展从观光开始,但随着黄金周、小长假、带薪休假等制度的逐渐落实,国民的旅游热情得到集中释放,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突出问题,游客不再满足“到此一游”的观光方式,对度假旅游、新兴业态、优质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既对传统产业体系提出挑战,又为旅游发展注入活力。“旅游+”产生的“自驾游俱乐部、QQ旅游大本营”等新业态、融入独特文化元素和服务理念的主题酒店、主题公园、旅游演艺、旅游度假区、旅游小镇等备受青睐。高速、粗放的增长阶段即将过去,“旅游+”成为引领我国旅游业走集约型、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然选择。


 3.做好旅游加法是使命所系。当今世界经济结构正在从产品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平均比重达到70%。但在我国工业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46.9%,2014年提高到48.2%。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公共服务于一身,其产值提升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旅游业又是综合性产业,关联性强、辐射带动作用大,能够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旅游业还是社会投资的热点领域、消费拉动的引导领域、服务出口的重点领域,是我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领域。做好旅游加法、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既能够促进旅游服务产值增加,又能够辐射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转型,并且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领域可以助推经济发展。因而,是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更是我国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战略转型的需要。


 二、做好旅游加法的基本模式


 随着资源空间拓展和产业链条拉伸,旅游业展现出能较好地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特性,并对关联产业产生强大的辐射和波及作用。“旅游+”正是运用这一规律,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我国经济形态向服务型经济转化。


 1.旅游+产业模式。“旅游+第一产业”:旅游与种植业、渔业结合,出现以观赏、采摘、加工、垂钓为活动内容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林业结合,出现以观光、休闲、疗养为活动内容的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养生旅游;与牧业和副业结合,使大量农产品作为旅游商品走进千家万户。农业为旅游提供资源,满足游客亲近自然、增长知识、放松身心、怀念故土的需求。旅游缩短营销链条、增加农产品价值,并带动农民就地转业、提高农民收入。“旅游+第二产业”: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开发工业旅游项目,利用品牌效应吸引游客,制造业如青岛海尔、广东美的,加工业如双汇集团、宛西制药。工业旅游使游客增长见识,体验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乐趣,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有鼓励、启发和示范的效果。旅游是企业不花钱的广告,能够扩大品牌影响、提升企业形象、加快产品销售。旅游购物使更多工业产品纳入到旅游商品之列,规划、创意为新型工业城市带来生机活力,景区化改造使废弃工业和矿坑等变废为宝,创造资源再生价值。


 2.旅游+服务模式。“旅游+第三产业”混搭产生的新型旅游业态层出不穷: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结合,推动自驾旅游、房车旅游、铁路旅游、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的发展,交通运输为旅游提供“行”的支持,旅游发展为交通运输开发客源市场、增添旅途乐趣。旅游业与房地产管理业结合,促进了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使温泉旅游、滨海旅游、山地旅游、森林旅游、运动康疗等有了住宿的依托,同时催生出产权酒店、养老休闲酒店等旅游地产和新型酒店经营模式。旅游业与饮食业,餐饮是保证旅游行程持续的基础条件,但强烈的地域、民族、民俗特性又使地方风味、花卉药膳、饮料美酒等美食元素成为美食旅游的吸引物。旅游业与商业,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环节,但地方特色、产品质量、购物环境、税汇政策等又使购物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成为都市旅游的新形态。通过旅游加法,丰富了旅游产品体系,也提升了旅游服务层次。


 3.旅游+文化模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部门,与旅游业结合使其以民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得以接受。教育与旅游结合,产生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而到博物馆类、地质类、科技类、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景区参观学习,有效帮助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接受教育、洗涤心灵。文化与旅游结合最为紧密,主题公园、旅游演艺节目,具有地域特色的曲艺、戏曲、杂技、民俗表演、文化巡游等活动,新兴的动漫产业、手工艺品、行为艺术、画廊、酒吧等文化元素的渗透,增强了旅游的趣味和品位,同时传承文明、促进文化创新。卫生与旅游结合,推动疗养康复、养生度假、美容保健、特色医疗等医疗旅游项目发展,改善亚健康,受到重视和欢迎。攀岩、蹦极、登山、滑雪、潜水、冲浪、拓展训练等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需要特殊的环境条件,与旅游结合产生滑雪旅游、登山旅游、漂流旅游、探险旅游等体育旅游项目,大型体育赛事还是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节事旅游活动。体育旅游既满足小众化、散客化旅游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也推动体育用品、户外活动用品、特殊体育装备产业的发展。


 4.旅游+科技模式。科技旅游是在科学技术支撑下对历史遗址、文物遗留、山川河湖、地质地貌、科考基地、大型仪器等观光旅游的深度挖掘,也包含对机器人、基因技术、卫星火箭、海底科考、太空旅行等最新科技成果的参观、考察、学习、体验。随着科学教育事业的普及,科技旅游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但科技对旅游的支撑作用则更显突出。以信息技术为例,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动漫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实现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监控、指挥调度、虚拟旅游,基于定位的导航、咨询、社交、救助等服务,智慧旅游加快推进散客出游方式的发展,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的智慧化程度,深刻改变着游客与客源地、目的地的关系。再如,装备制造业与旅游结合,索道缆车提高旅游的舒适性,房车使旅游更加随心自在,大型游乐设施成为游乐型主题公园的旅游利器,钢化玻璃在高层建筑、山顶揽胜中应用增加旅游刺激性。随着新型交通工具、节能技术、环保材料、科学建筑、生物科技等的发明和应用,科技将使旅游业呈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产业面貌。


 5.旅游+空间模式。“旅游+城市”:城市拥有科技文化资源、现代工业、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等,是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科技旅游、商业旅游、会展旅游、美食旅游、购物旅游、环城市休憩带等发展的重要空间。城市旅游活动的开展,增添城市文化内涵、丰富城市生活内容、影响城市规划设计,在集合效应下形成城市整体形象、构建都市旅游的发展基础,进而使整个城市成为旅游目的地,大到工业区、商业街,小到无名店铺、常见民房都能成为吸引物。“旅游+乡镇”:乡野山村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农耕文明、文化遗址等,对于观光、休闲、体验、探险是不可或缺的吸引,乡村旅游融合农业观光旅游、乡村度假旅游、古村古镇旅游、康体养生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甚至会展旅游、休闲娱乐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以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空间特点满足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旅游还可在山川、河流、滨海、牧场等多种空间发展,产生山地旅游、森林旅游、滨海旅游、温泉旅游、海洋旅游、极地旅游等旅游形态,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三、做好旅游加法要把握好基本导向


 旅游加法的各种模式展示出与“互联网+”极其相似的,在提升发展层次、转化经济效益方面的带动辐射作用。这种广泛关联性和深度影响力,要求我们必须对“旅游+”加强引导,推动其更好更快发展。


 1.消费导向。需求决定供给,创新旅游业态需要符合游客消费特点,才能推动新兴旅游业态可持续发展。以“旅游+服务”模式为例,由于游客对深层次、个性化旅游服务的追求,美食、购物、交通、住宿等要素,由支持旅游活动的服务节点,转变为旅游自身的目标,正是消费需求的推动使人流从以景区为核心的产业链流转到以服务为核心的关联产业中。不过,迎合游客消费需求只是产品打造的第一步,真正能从需求走向市场,还应考虑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建立通畅的市场沟通渠道,设置合理的定价策略,完善配套的服务设施,丰富创新创意内容,树立崭新的产品形象,增强对游客的持续吸引。


 2.利益导向。利益是市场的根本动力,要实现“旅游+”,除需求拉动外,还要有利益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之所以能与旅游业结合,正是因为旅游业能为这些产业增加附加值、创造市场机会,而这些产业也能为旅游业提供载体、注入活力。以体育旅游为例,体育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增强对更多类型游客的吸引,旅游为体育提供配套服务,带来观众参与,推动全民运动。通过合作,既带动体育产品、体育设施、体育场地等的提升,又推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关联产业发展。“旅游+”不是简单叠加、复合交叉,而是以利益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实现跨界组合、产业联合,达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效果。


 3.价值导向。“旅游+”不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混乱搭配,而要在价值链基础上,形成配合有序的产业链条,支持游客顺畅完成各项旅游活动,才能在消费中实现各方利益。以房车旅游和自驾游为例,汽车工业与旅游业结合,扩大汽车消费市场,满足散客旅游需要,双方各得其所,但具体实现起来,还需要良好路况、清晰标识等道路环境,以及汽车露营地、高速服务区、大型停车场等配套服务的支持。如果产业链缺失某些环节,或某些环节供给不足,便会制约游客消费,影响“旅游+”的产业融合效果。


 4.体制导向。目前不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仍存在职能弱、底子薄的问题,长期处于“小马拉大车”的状态,致使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难以组织协调。而“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建立综合协调的旅游管理体制统筹推进。从全国看,大凡旅游业发展较好、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较高的地方,都是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清晰、旅游综合协调机制通顺的地方,如北京、云南、广西、江西、海南、西藏等地均已成立实质性的旅游委员会或旅游发展委员会,并序列为政府组成部门。河南成立综合协调机构的洛阳市、开封市、鹤壁市和栾川县,旅游发展也呈较好势头。因此,要真正做好旅游加法,当务之急是建立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和旅游整体推进机制。



来源:中国旅游报            


上一篇:迪士尼将落户河南
下一篇:迪士尼布局郑州 是否建迪士尼乐···



Copyright @ 2015 zgsqlyw.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
社区旅游网(风景线景区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5029976号
网站技术支持:和美科技